-
自掏腰包购买碳排放 上海地铁率先成功实现零碳卡
继去年在国内首创地铁低碳卡后半年,上海地铁票务部门通过购买碳排放的方式,中和半年来正在流通的7万张低碳卡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从而在国内再次率先实现低碳卡向零碳卡的转变。这是记者今天上午从上海地铁方面获得的信息。
点击数: 572 -
电力代替内燃机:非洲“奥德赛”之旅体验清洁能源
“人类使用内燃机已经一个多世纪,但一场新的革命已经到来。我们要证明电力是交通系统的可替代能源。”驾驶员泽维尔·谢弗兰以自己2010年完成的电动车上海-巴黎之行为例说,那次全程的电力成本不到200美元,如果使用柴油等燃料,花费将达4000美元。
点击数: 486 -
细微之处成就畅通步行道 在香港做个“路人甲”挺幸福
整个香港铜锣湾地区,遍布行人专用道,交叉路口则有带电梯的天桥,所以在这个区域徒步闲逛,很少需横穿马路。李先生还留意到,平交路口,多数是各方向斑马线同时亮起绿灯,所有车辆都要停止,行人不需要像内地一样,绿灯时过马路还要顾及转弯车辆。
点击数: 1013 -
日本商家推出“冰袋文胸”应对夏季电荒
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日本已彻底关闭发电核反应堆。在此背景下,不少商家推出“清凉商业”促销,包括鼓励人们穿着“清凉装”去上班,既摆脱沉闷的外套,又省下空调电力。据《环球时报》报道,黛安芬日本公司推出一款内置冰袋的文胸,希望为女性带来清爽一夏。
点击数: 654 -
游击园丁利用小坑洼创作微型花园美化城市
伦敦一些道路由于长期受到机动车辆的碾压出现各种小坑洼,34岁的澳大利亚人Steve Wheen,在过去的三年间通过在这类小坑中种植微型树和小花草来美化城市,并给人们带来了快乐。
点击数: 669 -
防盗门用上环保新材料硅藻土重量减掉30%
防盗门原来使用的填充材料太重,而且不可降解。在不断的探索中,盼盼发现以硅藻土环保新材料作为门体的填充材料,不仅使防盗门重量减掉30%,防火、防潮性能大大增强,成本也能降低近15%。
点击数: 493 -
世界环境日:深圳绿色出行有望获得绿色出行公益卡
据深圳人居委宣教中心主任孙敬锋介绍,结合201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今年深圳重点围绕“绿色出行,减少PM2.5”等活动,继续倡导停用、少用绿色出行志愿活动。
点击数: 768 -
全球首创新技术:让植物自主“喝水”
中关村企业自主研发的一项名为“痕量灌溉”的新技术,能让植物自主“喝水”,按需分配。这是全球首创的新技术,比目前最先进的滴灌技术至少节水50%以上。在海淀区园林部门组织的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中,这项技术将首次得以规模化应用。
点击数: 472 -
四川雅安“生态立市”打造生态大熊猫之乡
雅安,不仅是大熊猫的故乡,也是全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珍惜动植物的基因库。矢志不渝地坚持“生态立市”,走具有雅安特色的“两化”互动新路,不仅成为了市委、市政府的共识,而且还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
点击数: 268 -
2020年力争绿色新建筑比重超过30%
两部门在通知中明确了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除了切实提高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还要力争到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
点击数: 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