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问题探讨:大气污染怎么测才科学
近日,环保部印发了《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方案》,重点区域确定505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点位,2012年底前将监测并发布PM2.5数据,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提前发布PM2.5数据。
一些城市在年初开始早就行动了起来。然而对于PM2.5如何监测才恰当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有些城市被指称将监测点建在公园、大学城,数据恐难以真实反应空气质量。而当地环保部门则称监测布点是专家研究所得。另一方面,针对美使馆数据总是高于官方数据,有专家称在于抽样的气体是否除去了水汽,以及水分和水分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
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止PM2.5,2006年至2011年珠三角区域臭氧浓度则上升了21%,成为唯一上升的大气污染物指标。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同样需要人们重视。
各种空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如何才能科学评测空气质量?国外经验是否值得我们借鉴?本周环境健康课,SGS通标公司环境服务部冯楠老师将为大家一一讲解,欢迎与我们共同学习探讨。
主 题:大气污染怎么测才科学——空气质量问题探讨
主讲人:冯楠 SGS通标公司环境服务部
主持人:冯永锋 (光明日报记者)
时 间:2012年6月2日(周六)下午14:00-15:30
地 点:华严北里社区服务中心3楼会议室
乘车路线:地铁10号线北土城站D2口出乘坐113路,或10号线建德门站C口出乘坐55路,到“民族园西路站”下车,向西100米,右转小区入口进入(北京京民大厦马路对面小区入口),第一个路口向右转,一直走到头,可见一个五层建筑,门口写着华严北里社区字样,3楼即是。(来源:达尔问自然求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