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生态垃圾场也美丽
作为东南亚国家中唯一的发达国家,新加坡几乎每10年就经历一次经济转型。20世纪60年代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主导,20世纪70年代转为经济密集型,20世纪80年代转为资本密集型,20世纪90年代又转为科技密集型,21世纪前十年则转为知识密集型,未来还要转型为创新密集型。
新加坡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了持续发展,同时“弹丸之地”的窘迫现实,给新加坡稀缺的土地资源带来了繁重压力。城市化浪潮不断扩散到郊区,新加坡的公司企业也从以前的市中心和中央商务区涌向郊区,留下一块块的棕地。
新加坡最赞的“毒地”治理,要数实马高岛垃圾场。 新加坡本岛以南约8公里的实马高岛,曾是城市主要废弃物的堆放地和焚烧厂。1999年,新加坡耗资3.6亿美元加以改造,用一条人工海堤把实马高岛和锡金岛圈起来做垃圾填埋场。焚烧过后的垃圾灰烬被运到这里填埋,上面再铺上泥土,然后再种上植物。
实马高岛如今是以优秀生态环境而著称的垃圾场。有700多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和谐共处,其中还包括许多珍稀物种。大嘴鹭、马来西亚环颈鸻都在岛上筑巢,而濒临灭绝的中国白海豚也经常出现在小岛附近的海域里。
为了保护实马高岛上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小岛周边还种了两片红树林。如果有红树落叶或变黄,就说明附近的水质在改变,可能有垃圾污染了海水。这时,专业的管理机构就会前来调查、修复相关的设施。(来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