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值得反思的环保电影
电影人不厌其烦的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大浩劫,大灾难。观众在体验灾难前的惊心动魄时,是否有过对现实的反思?人类正为了争夺能源制造着种种惨剧,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耗尽资源。“幸好,这只是电影!”这是一位观众观看完《2012》后的慨叹。
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并没有足够的理由去庆幸。即使自然灾难还没有如电影中描述的那样频繁,但印度洋海啸、北美飓风、中国四川地震等已经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一次次向人类发出警告:“珍惜现在,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下面让我们再次重温那些给我们以警示和反思的电影吧!
《2012》(2009)
故事梗概:太阳活动异常,地球内部的能量平衡系统面临崩溃,玛雅人的预言即将实现,人类将遭遇灭顶之灾。各国政府已经联手开始秘密制造方舟,希望能躲过这一浩劫。以写科幻小说谋生的杰克逊(约翰·库萨克 John Cusack 饰)在带孩子们到黄石公园渡周末时发生一连串怪事,而且遇到了神经兮兮的查理(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查理告诉他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伴随着火山爆发,强烈地震以及海啸,杰克逊带领自己的家人驾驶一架临时租来的飞机冲出被死神阴霾瞬间笼罩的城市上空,开始寻找查理口中各国政府正在联合秘密制造的方舟。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些伟大的灵魂将脱颖而出,而一些自私的心灵将无所遁形,当千千万万个生灵通过各种方法来到方舟制造基地之时,方舟有限的容纳数量引发前所未有的恐慌。最终,仅存的人们用互爱和对生命的尊重渡过了难关。
反思:不少人再度呼吁:“保护环境要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资源等等,尤其是不能再以发展进步的名义来透支地球!”有评论称,“人类最可悲的是忘性大,环保、绿色、低碳……地球的耐性就在人们的忘性中一次次接受着考验。别让忘性摧毁耐性,别让虚拟的灾难仅仅沦为一种谈资。”这段话,或许是怎样阻止灾难的最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