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温差大易生雾霾天致PM2.5上升
30日的京城不仅清晨大雾、白天闷热难耐,空气质量也十分不理想,下午大气能见度一直都在两公里左右。全市污染指数达到135,空气质量属轻微污染。截至昨日15时,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的24小时均值高达203微克/立方米,高出国家标准近3倍。
PM2.5持续高浓度
前天夜间开始,北京市逐渐进入一次污染过程。根据我国即将实施的空气质量标准,24小时内的PM2.5平均浓度在75微克/立方米以下才达标,而从前夜开始,北京的PM2.5浓度指数持续“高涨”。
从市环保监测中心公布的数据可见,从29日后半夜至昨日下午3时,15个小时内,PM2.5实时浓度都在200微克/立方米之上。浓度最高时,一度达到280微克/立方米以上。
截至昨日21时,PM2.5的24小时均值达到了227微克/立方米。这个数值是标准值75微克的三倍,即超标了两倍。根据新的空气质量评价方式,该数值为“重度污染”。
昼夜温差大易生雾霾天
此次污染,部分是从河北随气流过来的,部分是本地排放所致。和以往的雾霾天一样,此次污染并非城市的污染物排放量突然增加,而是因为进入了静稳、逆温、高湿度的气象过程,污染物更容易形成积累。整个近地面,都变成了一个污染层。
昨日,湿度特别大,全市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在2公里左右,出现雾天。水汽大,PM2.5浓度也会变大,加重污染。研究北京大气污染的专家表示,北京的空气质量会随季节发生变化,通常,夏季的空气质量较好,进入秋季后,天气要不“秋高气爽”,要不“雾霾成片”。这是因为,当昼夜温差加大后,水汽更容易凝结,形成雾霾。
污染天老人、儿童少出门
根据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的日均值在150-250微克/立方米之间,空气污染指数对应为201-300,污染级别为重度污染。这样的天气下,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重,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
市环保监测中心方面表示,今天,污染情况还将持续,空气污染依然超标,提醒市民尽量减少户外停留时间。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
周六雷阵雨将驱散闷热
市气象台预计,随着昨夜空气湿度增加,还将出现大雾天气,尤其31日晨到上午的雾气更重,大部分地区能见度都会小于1公里,有些地方只有800米。而且今天空气湿度不减,闷热感延续,大约到本周六雷阵雨光临,才有望结束这一场仿佛回到三伏天的闷热天气过程。(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