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体探寻:那些年,我们喝过的农残茶叶
农残之祸 危害健康
农药的商业化使用可追溯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农药就是大名鼎鼎的DDT。由于DDT在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疾病危害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药效发现者瑞士化学家米勒甚至被授予了诺贝尔医学奖,而当时的很多疯狂的DDT爱好者甚至直接将DDT作为防蚊虫剂喷洒在自己的身体上。
然而,DDT的风光也仅仅维持了二十年。1962年,美国科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怀疑,DDT进入食物链,是导致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接近灭绝的主要原因。自二十世纪70年代后DDT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
王婧老师正在讲解关于农药的知识
而此后,关于农药危害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目前,农药对人体已知的伤害表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急性中毒,另一类为慢性影响。
急性中毒
农药急性中毒现象主要发生在农民身上,目前我国每年有500万农民会遭受农药中毒危害,其中2万人因农药而丧命。
慢性影响
相比于农药急性中毒的显性表现而言,农药的慢性影响则更加隐蔽、伤害周期更长。目前医学界认为,农药可伤害人体的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甚至可引发癌症。
与DDT一样,每年都会有农药退出历史舞台,然而相比于每年新研发与使用的农药来说,这却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农药的危害,以及残留问题已经成为了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安全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