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袋鼠遭残酷猎杀 现行法规“助纣为虐”
“立法保护袋鼠时,应该考虑到每只袋鼠的感受”,类似这样的观点,可能不是每位读者都能认同的。事实上,这正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动物保护观念。一种观念认为,保护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野生动物,主要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物种多样性,因而考虑的出发点往往是“某种动物”;而本文中的动物保护观念,则是在考虑动物保护问题时,不仅讨论“某种动物”,更开始考虑“每只动物”的境遇,将动物看作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体,给予足够的尊重。
(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马奇镇的一家牧场,一名男子准备猎杀袋鼠。)
在澳大利亚,袋鼠肉产业的“吹鼓手”们和一些环保人士一直在号召要将更多的袋鼠肉送进千家万户的厨房。然而,他们却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这一产业背后所隐藏着的一系列严肃的生态及社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最突出的一个是:正是澳洲现行的法律法规,不断纵容对袋鼠的“虐杀”而非猎杀,维护着袋鼠肉类制品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