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袋鼠遭残酷猎杀 现行法规“助纣为虐”
现行法规 “助纣为虐”
(澳大利亚今年允许猎杀至少520万只袋鼠用于商业用途。)
不仅猎杀袋鼠的过程非常残酷,近期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大量猎杀袋鼠,以获取看似和牛羊肉等“红肉”无异的袋鼠肉,这件事情本身就是错的。
这项研究获得了澳洲本土一个动物保护组织的支持,其研究结果刚刚于上周由悉尼科技大学下属的袋鼠研究智库公布于众。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想用袋鼠肉来代替市场上的绵羊肉,甚至代替部分牛肉与山羊肉的话,需要放养“巨量”的袋鼠,而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根本无法承受。经计算,要想每周为每名澳洲人提供一顿袋鼠肉,一年需要“收割”掉2200万只袋鼠,而为了保证长期稳定的供应,澳洲袋鼠的总数必须维持在1.5亿只左右。可在过去30年里,澳洲袋鼠的平均数量连这一数字的20%都不到,仅有2700万只。可见,那种提倡“绿色好生活,全民吃袋鼠”的观点根本是荒唐的。
退一步讲,即便澳洲的自然环境足以承载如此巨量的袋鼠,要让袋鼠肉“进入寻常百姓家”,还会遇到别的问题。
智库的工作人员基利·勃姆和杜尔·艾米指出,一直以来,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感知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事实上,这些生命和我们一样,拥有意识感、知觉能力,袋鼠甚至还拥有复杂的社会构造和强烈的母婴情感纽带。可人们在研究野生动物时,却只从生态系统这样的宏观层面出发思考问题,缺乏对单个动物生命的尊重,因此在制定关于袋鼠保护的法律和政策时,犯下了很多类似的错误。
勃姆和艾米认为,如果将袋鼠看做一种有感情的动物,则当前用来规范袋鼠相关行业的政策“普遍缺乏对袋鼠伦理道德方面的关注”。他们的结论很直白:“正是当前的法律法规,将人们猎杀袋鼠的残酷行为合法化、制度化了。”
研究人员坚信,一旦了解到这些丑陋的现实,虐杀袋鼠这种可爱的澳洲象征,将会遭到绝大部分正直澳洲人的唾弃。(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