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体见证“2010-201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8,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
他是低碳环保的理论开拓者、理念先行者,也是行动实践者。1990年初,针对三峡移民和生态保护,他明确提出环境产权,建议水电收益补偿环境损失的制度化安排。1990年中后期,他作为专家支撑“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进入21世纪,他在国际上提出确保基本需求、遏制奢侈浪费排放需求的全球“碳预算方案”、论证内涵能源的跨国转移排放。在米兰(2003)、内罗毕(2006)、巴厘岛(2007)、哥本哈根(2009)和德班(2011)联合国气候会议上,为低碳发展振臂高呼,为绿色转型奋力呐喊。在第一届(2003)、第十一届(2006)绿色中国论坛、贵阳生态论坛、天津滨海生态城市论坛等大型论坛上传播低碳理念,纵论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反思物欲消费理念。
2010年2月,他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讲解有关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问题。曾获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论文,2004)和二等奖(专著,2000)、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1)。他是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他是一个有学识、负责任、敢直言的学者。